9/28/2010

Merged into boringyouth.wordpress.com

今天看到 "微軟的Spaces被WordPress.com取代" 這個消息, 索性把我很少用的spaces, 和這個很難用的blogspot, 一起併到WordPress.com去. 目前看起來影片嵌入不見了, 但網址還留著. 希望問題不大.

狐猴的無聊青春: http://boringyouth.wordpress.com/

5/27/2010

Concerts In Spring 2010

本來沒買多少票, 但近來朋友不斷讓票出來, 導致本來就忙於看足球和參加婚禮的時間, 被壓縮得更緊了 orz 現在一樣以佇列方式(queue)先進先出心得:

2010.4.11(日) 19:30@音樂廳 赫比希大師班音樂會
這完全是為了台灣千秋王子 黃東漢 大師聽的音樂會啊!! 會前還在摩斯巧遇大師 >///< 他是壓軸, 所以前面幾首當補眠 XD (這天凌晨看電影+駕皇馬, 下午又去snep家玩了很久的Wii...) 上半場: 黃佳俊指揮韋伯"奧伯龍"序曲 (Weber: Oberon Overture), NSO還在熱身貌, 過程相當不協調. 林勤超指揮西貝流士小提琴協奏曲 (Sibelius: violin concerto in D, op.47) 第一樂章, 他和獨奏郭承昊的分別表現都非常有專業水準, 可惜樂團和獨奏兩邊的融合不夠密. 鮑凱丞指揮柴可夫斯基"悲愴"交響曲 (Tchaikovsky: symphony no.6 "Pathetique", op.74) 最後一個樂章, 情溢乎辭, 是有符合天鵝之歌那種欲振乏力的感覺啦 :P

下半場: 朱珠指揮舒伯特"未完成"交響曲 (Schubert: symphony no.8 "Unfinished", D759) 全曲兩樂章, 實在蠻死板的大陸式演繹, 沒有我想像中該有的詩意. 最後就是大師! 果然不讓日本千秋王子專美於前, 大師不但同樣指貝多芬, 而且還是他最耳熟能詳的第五號交響曲"命運"!! (Beethoven: symphony no.5, op.67) 彷彿是延續舒伯特行板未完成的絮語, 大師從第三樂章以穩健的步伐, 將舒伯特多愁善感的曲調轉化, 展現眾聲齊鳴的不死鳥魂!

安可當然是所有的學生, 鼓掌感謝台下的赫比希大師指導 ^^

2010.4.14(三)19:30@音樂廳 安.蘇菲.慕特音樂節 - 德弗札克之夜
伴奏是國台交, 所以注定要豎起耳朵, 過濾掉樂團雜音, 才能仔細品味穿得美拉得更美的慕特(的小提琴)

上半場是熟悉的布拉姆斯第一號交響曲 (Brahms: symphony no.1, op.68), 聽的當時就很想奪門而出, 為什麼別場會遲到, 這場我要這麼準時?@@ 不整齊已經很嚴重, 音色破到像是在小巨蛋演出是怎樣? Orz

好在下半場慕特出場, 成為全場焦點. 一開始暖身的德弗札克浪漫曲 (Dvorak: romance in F, op.11) 其實沒有搭配得很好, 但跟上半場的反差已經很大. 再來的壓軸--德弗札克小提琴協奏曲 (Dvorak: violin concerto, op.53), 就聽到慕特大爆發了! 那是一種較為低沉, 如女中音般的吟哦聲, 沒有過急的炫技, 但也沒有拖泥帶水的瘖啞, 就是一種飽滿有活力的感覺! 一點個人的小瑕疵是, 第三樂章的迴旋主題高音和次高音準過低, 只有最後一個反覆才拉對了. 更嚴重的當然是跟樂團沒辦法唱和. 但說實在的, 是因為樂團水準差得太遠, 無法跟上...

掌聲不斷, 但沒有安可, 有點失望沒能聽到慕特獨奏.

2010.4.18(日)14:30@音樂廳 NSO精選--音 光之交響
這完全是衝著蕭士塔高維契的第十號交響曲聽的, 第一次是在美國聽到現場演出, 驚為天人, 馬上把對蕭氏其他作品的怪異成見拋掉. 這次能在台灣聽到完整演出, 也蠻幸運的.

上半場: 拉威爾 "鵝媽媽組曲" (Ravel: Ma mere l'Oye, 連結裡是帕望舞曲, 曾經在幾米音樂劇 "地下鐵" 大量被採用) 遲到未入場, 看電視演出似乎不錯的. 第二首為現代作曲家蘇珊鮑提(Susan Botti)的 "在黑夜裡" (Within Darkness), 作曲不錯, 將黑暗中能聽到的蟲鳴耳語表現得很生動, 可惜小提琴獨奏控制不佳.

下半場: 蕭士塔高維契 第十號交響曲 (Shostakovich: symphony no.10,op.93, 連結裡是第二樂章著名的 D-S-C-H 動機). 在空曠的音樂廳座位中, 創造陰森壓抑後解放歡欣的感覺, 聽起來很爽. (無安可)

2010.4.28(三)19:30@音樂廳 TSO 神奇號角手
指揮是著名單簧管演奏家 保羅梅耶 (Paul Meyer), 獨奏家則找來著名小號演奏家 大衛葛林納 (David Guerrier). 可惜客串指揮和法國號的表現都沒有他們本行好. TSO表現得也很糟, 管絃分家得比以前指揮更嚴重.

上半場: 穆索斯基 "荒山之夜" (Mussorgsky: night on bald mountain, 連結是迪士尼電影 "幻想曲" 內該曲動畫), 沒有堆疊, 好像還在熱身. 而這時候指揮已經開始趕拍, 這個災難一直延續到全場. 再來是葛林納演奏 葛黎雷的法國號協奏曲(Glière: horn concerto,op.91), 動機堆疊如法朗克(Cesar Frank)般洗腦式重複, 但旋律蠻好聽的; 可惜葛林納對法國號的控制不佳, 經常吹破音/悶住, 使整首演出支離破碎.

下半場: 阿魯圖利安 小號協奏曲(Arutunian: trumpet concerto) 為本場最佳, 葛林納的小號清亮, 技巧華麗, 樂團在這首富傳奇曲風味的輪旋中, 也較少趕拍的缺點. 最後一首是拉威爾改編穆索斯基的展覽會之畫(Mussorgsky: pictures at an exhibition)為管弦樂版, 這首趕拍的災情擴大不可收拾, 到後來已經不像在逛畫展, 倒像是Sogo週年慶, 大家擠進百貨公司搶貨結帳@@. 相當不舒服地離開音樂廳. (無安可)

2010.5.7(五)19:30@演奏廳 NSO音樂學苑 舒曼與布拉姆斯的室內樂精選
很意外的時間 (上班日晚上), 故第一首遲到沒聽到. 劉岠渭這次介紹得不錯, 把舒曼和布拉姆斯在音樂和生活上的連結點出來, 曲目分析也很明確. 鋼琴和第一小提琴有點恍神, 中提琴和第二小提琴表現非常好.
上半場: 舒曼五首大提琴民歌風作品的第一首(Schumann: Stüke im Volkston,op.102-1). 舒曼絃樂四重奏第四樂章 (Schumann: string quartet no.1,op.41-1,mov.4).
下半場: 布拉姆斯c小調F.A.E.小提琴詼諧曲 (Brahms: scherzo in c for F.A.E. sonata), 這首布拉姆斯寫來和舒曼等送給姚阿幸的作品, 切分和hemiola用得很多. 最後是布拉姆斯的第一號鋼琴四重奏第三樂章(Brahms: piano quartet no.1,op.25,mov.3), 深情的演出讓我接著買了台北愛樂室內系列的本曲全場演出 :)

2010.5.8(六)19:30@中山堂 TCO 弓焰弦情
這場北市國樂團的演奏會, 下半場卻找來 米夏麥斯基(Mischa Maisky)合作, 可說是物超所值.
上半場: 二胡演奏家馬曉暉帶來四首合奏曲《天山牧羊女》、《月夜》、《琴韻》(馬曉暉作曲) 與《蘭花花敘事曲》. 馬曉暉的演出相當細膩, 尤其《蘭花花敘事曲》的各段落故事性都表達得很完整. 安可曲是二胡名曲《賽馬》.

下半場: 鍾耀光: 大提琴與國樂團的《蒙古幻想曲》, 還好. 壓軸的 蕭士塔高維契大提琴協奏曲(Shostakovich: cello concerto no.1,op.109)就真有感覺了, 雖然配器改為國樂團, 但那詭異的氣氛仍在, 辛苦低音笙 (擔任低音管聲部) 和各式國樂打擊樂器的畫龍點睛!


2010.5.14(五)19:30@音樂廳 NSO狂飆日耳曼--1883年 夏 戀人哪
說來可惜, 是為了 "死與淨化" 買了票, 卻因遲到無法聽到這首不常被演出的理查佳作 :(

上半場: 理查史特勞斯 "死與淨化" (Richard Strauss: Tod und Verklärung,op.24, 連結把這首的內心張力演出來), 看電視管樂似乎表現不好. 再來同樣是他的作品 單簧管與低音管小協奏曲 (Richard Strauss: duet concertino for bassoon and clarinet,TrV.293), 獨奏和大部份的樂團表現不好, 只有弦樂低音聲部比較進入樂曲.

下半場: 布拉姆斯第三號交響曲 (Brahms: symphony no.3,op.90). 這是我認為布拉姆斯最好的管弦樂作品, 也蠻驚訝自己已經蠻久沒聽它的現場演出. 不過 NSO 還是讓人失望了, 覺得樂手不夠熟練, 很多地方硬過沒過, 管弦也沒辦法順暢連接. (龐大的曲子之後沒有安可很正常.)

2010.5.15(六)19:30@音樂廳 NSO精選 薩克斯瘋弦樂
上半場: (曲目介紹 1 2 3 4)
狄奧多拉奇斯 第四號絃樂四重奏《馬札》 (Theodorakis: string quartet no.4 "Maza"): NSO獨奏群節奏清晰, 表現突出.
尚‧巴帝斯特 大四重奏協奏曲 (Jean Baptistej Singelée: grand quatuor concertant,op.79): 維也納薩克斯風四重奏技巧高超, 如沐春風.
福婁利昂 迎合大眾口味的薩克斯風組曲 (Florian Bramböck: publikumsgeschmacksanbiederungssuite für saxophonquartett): 有著舞蹈的節奏, 但沒有我想像中 馬拉度納射門得分後 的感覺 XD
法斯坦‧尚尚 薩克斯風四重奏 (Faustin Jeanjean: Quatuor pour Saxophones): 有幾段鄉村寧靜的段落, 在聒噪的炫技之外多了點溫柔.
羅西尼 羅西尼菜單 (Rossini: Rossini a la carte--arr.): 薩克斯風來幾段 威廉泰爾塞爾維亞理髮師, 很妙又贏得熱烈掌聲.
約翰‧史特勞斯 無窮動 (Johann Strauß: perpetuum mobile,op.257): 這首我也聽過豎笛四重奏演過, 總覺得要是最後是 fade-out 會更妙 :P
法朗茲‧席布卡 薩克斯風四重奏,絃樂團與打擊協奏曲 (Franz Cibulka: concerto for saxophone quartet, string orchestra and percussion): 小提琴群不整齊, 曲子也有點悶.
下半場:
柴科夫斯基《憶懷念之地-旋律》(Tchaikovsky: Souvenir d’un lieu cher- Mélodei,op.42 no.3): 演壞了, 柔美的旋律因為合奏不齊而被破壞.
柴科夫斯基 小夜曲 (Tchaikovsky: serenades,op.48): 國內經常演出. 我覺得比 樂興之時 好, 但還是懷念 南藝大 較飽滿的演出.
安可曲: 維也納閃亮亮薩克斯風四重奏一首, 合奏一首.

2010.5.21(五)19:30@音樂廳 北市交與小曾根真 -- 一個爵士音樂家的蓋希文狂想
上半場: 一個美國人在巴黎(Gershwin: An American in Paris) 遲到未聽. 藍色狂想曲(Gershwin: Raphsody in blue) 不久前郎朗演過不怎麼樣, 這次小曾根真用爵士即興演出華彩片段, 一整個有fu!

下半場: 蓋希文F大調鋼琴協奏曲 (Gershwin: piano concerto in F), 樂團和曲子本身不怎麼樣, 鋼琴家的詮釋倒是很活潑.

安可曲: 好像是蕭邦華麗大圓舞曲 (Chopin: grande valse brilliante,op.18)... 還是小狗圓舞曲 (Chopin: valse "minute",op.64 no.1)?

2010.5.22(六)14:30@演奏廳 NSO音樂學苑--布拉姆斯的室內樂重奏樂章
經過余濟倫老師的講解, 覺得布拉姆斯比較不那麼晦澀難解了, 雖然還是對大量的切分和hemiola很感冒 XD

上半場: 第一號鋼琴三重奏第一樂章 (Brahms: piano trio no.1,op.8,mov.1), 第三號弦樂四重奏第二樂章 (Brahms: string quartet no.3,op.67,mov.2), 第一號弦樂五重奏第一樂章 (Brahms: string quintet no.1,op.88,mov.1)

下半場: 第一號弦樂六重奏第二樂章 (Brahms: string sextet no.1,op.18,mov.2), 第二號弦樂六重奏第一樂章 (Brahms: string sextet no.2,op.36,mov.1)

2010.5.22(六)19:30@小巨蛋 卡列拉斯VS卡娜娃
純粹是票價不到一千卻可以看到巨星. 小巨蛋音效不期不待. 卡列拉斯的頭頂共鳴因為收音不好被埋沒了, 所幸下半場習慣後漸入佳境; 卡娜娃歌劇聲音不錯, 但音樂劇曲目不適合她.

曲目
上半場:
2.(卡列拉斯) 托斯蒂 "最後一首歌" (Francesco Paolo Tosti: L'ultima canzone)
3.(卡列拉斯) 潘尼諾 "為什麼" (Pennino: Pecchè)
4.(卡娜娃) 瓜斯塔維諾 "玫瑰與柳樹" (Guastavino: La Rosa y el sauce)
5.(卡娜娃) 普契尼 "杜蘭朵公主" 柳兒名曲 "先生請聽吾言" (Puccini: "Singore, escolta", from "Turando")
6.(卡列拉斯) 倫第尼 "我願" (Rendine: Vurria)
7.(卡娜娃) 夏邦提耶 "露薏絲" 裡的 "從那天起" (Charpentier: "Depuis le jour", from "Louise")
8.(樂團) 比才卡門組曲 (Bizet: Carmen suite, Aragonaise-Danse Bohème)
9.(卡卡) 威爾第 "茶花女" 對唱 "飲酒歌" (Verdi: "Brindisi", from "La Traviata")
下半場:
1.(卡娜娃) 蓋希文 "乞丐與蕩婦" 裡名曲 "夏日時光" (Gershwin: "Summertime", from "Porgy and Bess")
2.(卡娜娃) 蓋希文 "史特勞斯的歌" (Gershwin: By Strauss)
3.(卡列拉斯) 拉瑪 "輕歌無語" (Lama: Silenzio Cantatore)
4.(卡列拉斯) 卡迪羅 "負心人" (Cardillo: Core n'grato)
5.(樂團) 哈察都亮 "慢板" (Khachaturian: Adagio from "Spartacus")
6.(卡娜娃) 康爾果德 歌劇 "死亡之城" 之 "瑪莉耶塔之歌" (Korngold: Marietta's lied, from "Die tote Stadt")
7.(卡列拉斯) 音樂劇 "夢幻騎士" 裡的名曲 "不可能的夢" (Leigh: "The Impossible Dream", from "Man of La Mancha"): 楊呈偉不久前唱過, 比較好聽.
8.(卡列拉斯) 在那遙遠的地方

有四首安可曲! 卡列拉斯慢熱型, 越唱越好; 卡娜娃在安可曲時選的音樂劇曲目還是不好聽, 不過後來演唱的一小段 "親愛的爸爸" (Puccini: "O mio babbino caro", from "Gianni Schicchi") 還是很有水準.

2010.5.30(日)14:30@中山堂 TCO絲路系列音樂會默契神會
(演出團體曲目詳情)
上半場: 先由倫敦地區組成的維吾爾小樂團開場. 簽證的一波三折導致人員沒有到齊, 但台灣的協演人員表現得還不錯. 三首之中, 以最後一首加入歌女舞蹈較吸引人. 再來巴黎地區的伊朗團體演出, 很忠實地表現伊朗地區的特色, 不過曲子也蠻長的. 接下來是由台灣人組成的汎絲路樂團, 我覺得小提琴和笛子的表現不夠好, 三首不同地區的曲子詮釋也較平淡.

下半場: 先由中東笛權威 Bassam Saba 和他在紐約阿拉伯樂團的手鼓伙伴, 帶來三首精采的中東笛和烏德琴曲目. 真的是一流的演奏啊, 手鼓+鈴鼓是現代設計樂器也蠻好聽.

最後是我最期待的圖瓦合唱了! 果然四位一開始合唱, 發出驚人的喉音共鳴 (如 kargylaa 和下面的 Sygyt), 台下的觀眾就全醒了! 更重要的是, 他們不是只為炫技而唱, 八首曲子有六首都是有如我們原住民的歌謠, 曲意有著豐富的情感. (例如最後一首 Aa-shuu de-keioo 是描述男孩星夜騎馬為見心上人) 果然安可曲結束後餘音繞樑, 後台出現搶購CD人潮.


圖瓦樂團驚人的喉音技術之一 "Sygyt", 一人演出蟲鳴鳥叫風吹.

2010.6.8(二)19:30@音樂廳 TSO-愛情三部曲Ⅲ --『黃金萊茵--秘密到處在低語』
為了柏林愛樂長笛首席安德列斯‧布勞(Andreas Blau) 來聽, 想不到連人都沒有看到(淚)

上半場: (遲到無法入場, 看電視覺得長笛家吹得棒極了!) 孟德爾頌 (Mendelssohn: overture to Ruy Blas,op.95), 藍乃克長笛協奏曲 (Reinecke: flute concerto,op.283) 曲子內容很平淡. 長笛獨奏安可: 德布西 "潘神笛" (Debussy: Synrix)

下半場: 舒曼第三號交響曲 "萊茵"(Schumann: symphony no.3 "Rhenish",op.97), 五個樂章有三個樂章表現還不錯, 算是我這幾次聽TSO表現比較好的一次唷! 尤其是第四樂章 (Feierlich) 類似管風琴共鳴的合奏效果, 搭配音樂廳真正的管風琴背景, 讓我相當陶醉.

樂團安可曲是我玩 文明帝國4 的愛曲之一, 布拉姆斯第一號匈牙利舞曲 (Brahms: Hungarian dances no.1, WoO1-1), 指揮巴莫特(Matthias Bamert)以相當狂野的方式處理, 希望北市交能從他身上學到一些東西囉.

2010.6.13(日)14:30@台北愛樂暨梅哲音樂文化館(北市濟南路一段七號B1) 台北愛樂室內樂坊第十三期 鋼琴四重奏--古典、浪漫與現代


很難得可以跟獨奏家坐這麼近! 我在小提琴和大提琴中間前方一公尺而已! (上面照片穿 Messi 19號球衣的就是我 XD)

上半場: 莫札特第二號鋼琴四重奏 (Mozart: piano quartet no.2, K493) 與原定曲目第一號不同. 鋼琴很有莫札特輕巧的風格, 可惜大提琴音量太小, 沒能跟其它三樣樂器一樣有突出的表現. 再來是高大宜弦樂三重奏間奏曲 (Kodály:Intermezzo for Violin, Viola & Cello), 不太熟悉.

下半場帶來布拉姆斯鋼琴四重奏 (Brahms: piano quartet,op.25), 這首曲子大部份還是鋼琴三重奏的寫法, 中提琴經常與小提琴同音, 或與大提琴同音/八度; 小提琴和大提琴, 大提琴和鋼琴也經常double. 第三樂章開頭算是四樣樂器比較有各自表現的段落, 而在精采的吉普賽風第四樂章, 樂手們很盡力的飆快了, 尤其是coda的部份很過癮.

5/05/2010

Football Fever In Bars!

足球聯賽快踢完了才po文 :P 因為最近終於找到一位足球知音--高中同學"鼻血", 託他之福, 心中的小宇宙重新點燃, 一週到Bar兩次看三場比賽 :D

首先是歐冠了, 我和鼻血剛好支持此次最受矚目的兩隊: 巴塞隆納 (FC Barcelona; Barça) vs. 國際米蘭 (Inter Milan). 我們一起去 銅猴子 看了八強賽第二腿, 先是國米輕鬆解決莫斯科中央陸軍隊(CSKA Moscow), 後是巴薩給倫敦兵工廠(Arsenal)結結實實地上了一門名叫 "梅西" 的進攻課. (梅西獨進四球!!)

於是, 在注重攻守平衡的英超隊伍們紛紛出局後, 到底是以控球進攻為方針的巴薩矛刺得穿, 還是嚴格執行防守反擊的國米盾擋得住, 就變成國際足壇的焦點. 最後 "衛冕魔咒" 得勝, 義大利與德國將在決賽碰頭 (去年是英格蘭和西班牙).


2010.4.20 在米蘭踢的歐冠四強第一腿. 巴薩受冰島火山灰影響航班, 得坐大巴士跨國出征, 於下半場防守鬆懈, 1-3敗給國米. 第二腿國米擺鐵桶陣, 巴薩雖主場1-0小勝, 也無法彌補關鍵的第一腿差錯而遭淘汰.


再來是戲稱為 "西超內戰" 的西甲國家德比. 皇馬 (Real Madrid) 貴為今年歐冠決賽主場, 卻早在十六強前就跟比賽說再見, 於是專心聯賽, 取得12連勝, 與巴薩於西甲積分遙遙領先其餘隊伍; 巴薩則維持去年六冠王的氣勢, 加上上一腿於主場1-0氣走皇馬, 此次短征勢在必得.

因為早已得知皇馬迷將在銅猴子聚集, 此次PTT巴薩迷便前往福地 八倍多 加油順便版聚. 時間是週日早上四點, 於是我和chingyuan先到威秀看了午夜場 "龍紋身的女孩", 再進入 Barbados 慵懶看球. 強強對攻果然精采, 皇馬的C羅(C. Ronaldo)和巴薩的梅西(Messi)不愧為當今全世界進攻最神妙的兩位球員, 分別於比賽前期與中段製造對方後防極大威脅. 最後梅西以巧妙的停球與射門先馳得點; 下半場佩德羅(Pedro)冷靜地單刀擺脫皇馬後衛與門將, 再下一城. 終場皇馬0:2顆粒無收. 以超過兩億的球員身價而言, 皇馬今年賽季行情可說臉綠慘賠.


2010.4.10 巴薩客場對皇家馬德里, 是為全球矚目的西班牙國家德比(el clásico): "銀河戰艦2代" 被證明打不過紅火星狀況的巴薩. 皇馬連同上一德比戰, 合計慘遭0-3完封.

對我來說, 支持的球隊獲勝固然重要, 但是能邀到願意一起欣賞足球的夥伴看球, 更是無比的寶貴! 以下分享chingyuan在MSN的回饋:
2010/4/11
下午 06:45:32
chingyuan


跟一群人一起看球賽,讓我想起小時候會和鄰居大小朋友圍坐電視機前看棒球賽的"盛況"
2010/4/11
下午 06:46:04
chingyuan


會讓人熱血沸騰、同仇敵愾
2010/4/11
下午 06:46:48
chingyuan


要是輸給日本,那個恨啊...好像打過8年抗戰一樣...
2010/4/11
下午 06:47:33
chingyuan


只是我對足球還真是陌生
2010/4/11
下午 06:48:48
chingyuan


我的眼睛就跟著球轉,哪有時間看球員的臉!
2010/4/11
下午 06:50:25
chingyuan


侯文詠在facebook上說的「認真比不上迷戀」
2010/4/11
下午 06:52:32
chingyuan


我是努力認真的看球,而你們就是群瘋狂迷戀足球的鐵桿﹝大陸用語,指"粉絲"﹞。
2010/4/11
下午 06:52:54
chingyuan


很特別很有趣的經驗
2010/4/11
下午 06:53:12
chingyuan


謝謝


直到今天(2010.5.5), 西甲前兩名之爭仍然緊張. 英超前兩名也不遑多讓, 切爾西(Chelsea)上個月本來領先曼聯的4分優勢, 竟被豪門殺手熱刺(Tottenham Hotspur)硬生生消去.


2010.4.17 倫敦德比: 北倫敦的 熱刺隊 主場面對西倫敦的英超榜首 切爾西隊, 絲毫不顯懼色, 直至比賽終局前仍以2:0領先, 最後以2:1擊敗表現衰老的對手.


此外, 義甲的國米和羅馬(AS Roma)兩隊也是糾纏不清--不過國米氣勢正旺, 羅馬倒是在上月底輸球; 2010.5.5 的義大利盃也是兩城德比. 德甲則一反去年冷門, 由豪門球隊拜仁慕尼黑(Bayern München)奪魁. 此外歐羅巴杯(UEFA Cup)也是高潮迭起, 決賽將由倫敦黑馬 富勒姆(Fulham, 英超目前排名僅第10+名...), 迎戰馬德里競技 (Atletico de Madrid, 也是西甲第10名而已, 更詭異的是歐戰5平也能晉級決賽orz). 有夠冷門, 只能說其他隊是怎麼了@_@?

最後讓我們回憶虎城英姿(Hull City本週確定降回英冠), 以及迎接沒有歐文的新堡(Newcastle)回超 :D


2010.3.27 虎城主場 2-0 擊敗 富勒姆隊 @@||



斑馬球隊新堡, 去年黑白慘跌, 今年輕鬆回鍋.

4/05/2010

14th Taipei Hope Area Reading-Group "Facilitator Development Program"

英文不太好懂, 翻成中文就是: 我參加了台北希望園區 第十四期讀書會導引人培訓班,
簡稱 "北希 14期".

這樣介紹, 好像還是不知道是什麼邪教XD 它的網址在 這裡.


總之, 是我在前年上海行, 認識的一群好朋友, 她們參加的組織 (沒錯, "她們" 全是正姐). 在跟她們吃喝玩樂了一年半, 我終於被說服參加她們的入門班, 每星期日9:30-16:30, 連續四週.

這次上課最深刻的內容是 "意識會談法", 也就是 "有聚焦與導引的聊天". 所以姑且讓我小小試一下, 用 "意識會談法" 的形式, 把這四週上課的感想寫下來.

第一層次: 客觀事實
這個班分成四組, 每組組員6個左右, 保姆 (組頭) 兩位, 進行大部份的互動討論.

第一天由希望園區大家長 嚴守仁, 以講堂課的方式, 介紹園區的核心價值 -- STORY 法則.
S: Support 支持
T: Trust 信任
O: Open 開放
R: Respect 尊重
Y: Yes! 新的生活

第二天至第四天, 小組每個人輪流充當意識會談的引導人. 而這三天的課程, 也著重於會談的相關課題: 第二天早上由園丁 林月清 解釋 意識會談法, 並進行保姆示範演練. 下午則由園丁 林清雅 以講解與實驗的方式, 傳達 "傾聽" 的技巧.

第三天早上由園丁 黃琬玲 講述回應的五種技巧 (忠告, 解釋, 支持, 探索, 改換說法), 並讓學員演練. 下午我因故無法出席, 是由園丁 QQ (俞慧嬪) 帶大家探索生命北極星.

第四天早上由園丁 賴碧蓉 講述自助助人的前提與方法, 下午則由園丁 池皓農 總結, 以自身經歷與課程回顧, 鼓勵大家共同創造良好的生命教育環境. 結業式則由大家發表感言, 並許下各自的承諾.

第二層次: 感受經驗
在這四天裡, 我感受到一股強大而溫暖的力量. 北希的所有工作人員都很細心體貼地照顧學員. 至於同組的學員間, 從一開始的陌生與無所適從, 透過課程與團康活動的聯繫, 變得開放與願意合作. 到了第四天, 我已經覺得我們組是一個強大的合作團隊, 可以用有效的溝通和絕對的信任, 討論內心深處的感受與觀念, 並塑造可行的行動. 可能是課程設計得好的關係, 我在這裡的感覺只能用 "神奇" 來形容.


第三層次: 詮釋價值
我人生中類似的經驗, 只有在合唱團學長 greener 的聚會中, 可以體驗到聚焦的聊天; 但這聊天有很強的被主導性, 不像這次的課程是由幾乎平等的各方參與.

至於北希這個課程的意義, 我認為是一種 "成蟲細胞" 的持續構築. 為了成就更多有社會意識的尖兵, 我們和園丁們學習各種提升自我能量的方式, 並透過傾聽與回應的技巧, 將這種能量傳達給別人. 這種 "教學" 方式有別於傳統的被動式吸收, 而以積極的實際作為, 讓個人可以直接找尋適合自己的成長方式.

第四層次: 啟示行動
在這次課程之後, 我得以再一次省思我生命中重要的部份, 以及目前我如何處理它們. 我本來就是個很有目標的人, 但在衝向目標的時候, 我還需要像這次一樣的檢視, 了解我設定的目標, 跟我想要成為的人, 有哪些地方不一樣. 這樣調整下的目標, 才會變得有意義, 達成的同時也達到了自我實現與成長.

此外, 這次的課程也促使我更積極地尋找生命的終極關懷, 並藉由刻意的練習, 使我的生活各部份達到更和諧的均衡發展.

一個實際的行動, 是去看了 "謝錦" 紀錄片, 並與同看的朋友進行討論. 這部片的主角 謝錦桂毓, 在一小時半的影片結束後, 以同樣長的時間, 實際而生動地展示 "蘇格拉底式" 的啟發性教學, 讓我深刻地領悟到, 要 "做自己的主人", 在 "當下" 的 "現場", 與所 "愛" 的夥伴們, 創造出真正想要的 "人生風景".

3/21/2010

Concerts In March 2010

經過前兩個月的沉寂, 三月參與了多場音樂會, 每場都給我很棒的感受. 也讓我更加確定, 自己是愛現場多於收藏CD和YouTube的! :)

2010.3.1(一)19:30@音樂廳 傅聰 蕭邦鋼琴演奏會

傅聰大師連續訪台, 這次帶來的是他拿手的蕭邦. 聽完之後只能說: 他雖然手指速度不夠快, 但是馬厝卡真是彈到骨子裡了! 夜曲也絲絲入扣. 不愧是中國的鋼琴詩人! (網友評論) (網友資訊)



蕭邦最後一首夜曲 (op.62-2). 與作品第17、59、63號的「馬厝卡舞曲」等同為傅聰本場曲目.

恰如其分的安可曲: 蕭邦"搖籃曲" (Chopin: Berceuse,op.57) (也該讓高齡76的演奏家回家休息吧 :P)

2010.3.6(六)14:00@演奏廳 NSO音樂學苑--舒曼的室內樂重奏樂章

余濟倫老師像上一場一樣, 準備充分, 講解清晰.
(廣告一下: 余老師在九月即將開 "歌劇入門" 的課! 因為是中正社區大學開的課, 一學期僅3000!! 還可使用台北愛樂管絃樂團的教室, 請大家踴躍報名!)

舒曼的室內樂我欣賞的不多, 印象最深的是第一首介紹的幻想小品 (Schumann: Fantasiestücke, op.73, 3rd mov.), 其他就比較沒有印象.

2010.3.6(六)19:30@中山堂 "笛"確好聲音--北市交與史蒂格

音樂會前聽了一些木笛CD, 表現都很普通. 到了中山堂聽了, 才知道木笛的現場原來可以這麼好聽!

上半場: 韓德爾"皇家煙火"組曲 (Händel: Music for the royal fireworks, HWV351), 泰雷曼組曲(Telemann: Suite in a, TWV55:A3); 下半場全是韋瓦第: 木笛協奏曲"夜晚" ("La notte", RV439) 和 "金絲雀" ("Il gardellino", RV428. 這首很像 "陽明春曉" 的感覺), 複協奏曲(RV574).

木笛家爆強的, 又很幽默!! 安可曲再演奏一次 泰雷曼的長笛組曲 中的第二小步舞曲 (Telemann: Suite in a, TWV55:A3, mov. 4, menuet II)

2010.3.18(四)19:30@音樂廳 20X10蕭邦--薩洛鋼琴獨奏會

chingyuan贈送的貴賓席票券. 現場很冷清orz

法國來的年輕薩洛, 彈起琴來優雅清晰, 意思就是還蠻容易睡的. XD 他上半場一氣呵成的蕭邦全部圓舞曲還蠻讚的. 下半場幾首馬厝卡等小曲後, 彈了第一號敘事曲 (Chopin: Ballade no.1,op.23), 而壓軸安排, 竟是出乎意料的巴哈義大利協奏曲! (Bach: Italian concerto, BWV971)



曾任波蘭總理的鋼琴家 帕德瑞夫斯基 (Paderewski) 彈奏蕭邦馬厝卡舞曲(Chopin: Mazurka, op.17-4).

安可曲: 蕭邦第二號夜曲(Chopin: Nocturne, op. 9 no. 2), 以及一首很輕快逗趣的練習曲. 彈練習曲和巴哈的薩洛, 真是個天真可愛的小男孩. (網友感想)

2010.3.19(五)19:30@音樂廳 NSO精選--2010台灣國際藝術節 "鼓動 心動"

週間音樂會, 遲到入場, 幸好有跟到上半場重頭戲 -- 現代作曲家 多爾曼 (Avner Dorman) 的 "時間停頓" 打擊協奏曲. 打擊獨奏家馬汀(Martin Grubinger)簡直是神! 第一首安可是他自己為小鼓獨奏寫的炫技曲, 第二首是感人的 "A Little Prayer" by 聽障打擊樂家 Evelyn Glennie, 連打擊家都當場邊打邊落淚!
下半場則是呂紹嘉指揮馬勒第一號交響曲 (Mahler: Symphony no.1). 雖然就單一樂器, 甚至單一聲部而言, NSO的表現不是挺好, 但在音樂性上面, 就遠遠高出去年底演出的北市交了. 這是第一次, 我可以從NSO的演出, "聽" 到第一樂章嫩綠的草原 (有一段長笛與小提琴和聲極美!), 第二樂章 有模有樣的 "重-輕-重" 農民舞曲, 第三樂章的荒誕動物葬禮遊行, 和第四樂章暴雨與勝利交織的史詩. 應該是指揮的功勞最大吧, 樂團也很配合.

2010.3.20(六)19:30@音樂廳 女高音不設限--北市交與夏高

首先, 要為娜塔莉.夏高的搏命演出打 "10.o" 滿分! XD
在此之前, 我從來不相信世界上有女高音, 可以在舞台上倒立唱詠嘆調的!



娜塔莉.夏高演出本場壓軸: 普契尼"杜蘭朵公主"之"公主徹夜未眠"+紅酒+義大利麵版!


再來, 就是她和樂團除了搞笑以外, 真的也表現了幾首好聽的曲子. 我特別喜歡的有 伯恩斯坦的"康第德"之"燦爛與喜悅" (Bernstein: "Glitter and be Gay", from "Candide"), 和 皮耶左拉的"忘卻"探戈樂 (Piazzolla: Oblivion).

親切的娜塔莉帶來兩首安可曲: 月亮代表我的心, 和 普契尼 "親愛的爸爸" (Puccini: "O mio babbino caro", from his opera "Gianni Schicchi").

2010.3.28(日)19:30@音樂廳 大提琴家奎拉斯與台灣絃樂團--協奏音樂的極致

台絃還是差不多的水準, 尤其是小提琴不整齊. 上半場的 巴哈第三號布蘭登堡協奏曲 (BWV1048), 是我最愛的巴哈曲目之一, 可惜這次演出的音質只能算差強人意. 接下來的孟德爾頌第九號弦樂協奏曲 (Mendelssohn: Symphony for strings no.9 in C) 是台灣不常演出的曲子, 可惜平平的演出加上較長的長度, 我還真的小瞇了一下orz

下半場的 巴爾托克 羅馬尼亞舞曲 (Bartók: Rumanian folk dances), 台絃的表現總算好一點, 把樂曲的律動性做出來了. 但最後的海頓C大調大提琴協奏曲 (Haydn: Cello concerto in C, Hob.7b-1), 才算是本場最棒且值回票價的演出. 奎拉斯 (Queyras) 不僅琴聲優雅準確, 由他帶領樂團後, 更使得全團整齊度大增! 真該把他拉來當駐團音樂家的!

安可曲第一首, 是拜馬友友之賜, 在台灣耳熟能詳的巴哈無伴奏大提琴組曲的前奏曲 (Bach: Cello suite no.1, BWV1007 - Prelude), 奎拉斯的演奏非常有感情.

安可曲第二首則很妙, 是大家一起合奏的, 同樣很少在台灣聽到的 海頓第13號交響曲第二樂章 (Haydn: Symphony no.13, 2nd mov.).

2/23/2010

Taiwan 2010 International Festival

以 "未來之眼" 為永久標題的國際藝術節, 今年又有多場精采演出.

2010.2.21(日)18:00@兩廳院間藝文廣場 火烤美人魚 (Sirena a la Plancha)


比 "阿凡達" 還要逼真震撼, 且是可喜的免費觀賞價位!

移動式的超大美人魚跟機器金剛, 直挺挺地往人潮衝去, 佐以台上舞者熱力四射的扭動. 觀眾以三百六十度的全方位觀賞, 隨時可能發現 "驚喜" 和 "危機"!

這場西班牙索爾.比克舞團帶來的你追我跑的互動秀, 可說是表演者和觀眾零距離的最佳實踐!

2010.2.27(六)19:30@戲劇院 鄭和1433



2010.2.28(日)14:30@實驗劇場 SPIN 2010


2010.3.13(六)19:30@戲劇院 天鵝之歌(Schwanengesang)

(海豚飛介紹)

2010.3.27(六)
19:30@戲劇院 哈姆雷特(Ostermeier--Hamlet)






(網友感想) (網友花絮)

2/20/2010

Snowboarding in Japan 2010










去年的韓國行雖然有安排滑雪, 不過連纜車證都沒包, 害我滑得非常不過癮! 這次的日本行就是基於這股怨念而產生!

去年底在大學同學thomas的婚禮中, 意外得知egge和思源的前同事們已經安排今年1/24-1/30請特休假去滑雪板的計畫. 雖然我比較熟悉雪橇, 但難得有全程教練陪同練4天雪板, 因此也就爽快的答應了 ^^

我們的目的地是日本本州 新潟县境, 妙高山旁的 赤倉溫泉雪場.
第一天就投宿當地溫泉最著名的旅館.

因為滑雪酸痛, 這幾天把風雪之湯, 有緣之湯, 石割之湯都泡遍了, 感到相當舒服 :)

第二天開始就是雪板特訓了. 曾經在美國滑過雪板的我, 還不知好歹地跑到中級班去, 結果在第一個雪道上摔得狗吃屎下來 Orz 在找不到隊友的狀況下, 我只好摸摸鼻子加入山下的初級班...


這一整天學會了基本功: 煞車, 翻滾, 緩地落葉飄. 我終於不用再靠運氣滑雪板了! ^O^

我的第一個教練: 小玉.


第二天山上大風雪, 我們則是熟練耗體力的落葉飄, 和開始省力的C型/S型轉. 這方面倒是難倒我很久: 我一直搞不清楚, 自己是不是亞洲少見的goofy(轉時右手向前進方向), 所以常常滑到一半卡住轉不動 XD


第三天天氣晴朗, 就狂坐纜車環繞整個雪場的綠線了, 兩位教練在滑道中不厭其煩地一個一個看學員姿勢, 到了下午更教了進階級的大鵬展翅.

(前左)我的第二個教練: 小P.

可惜的是第四天, 下起了大雨. 我向來就討厭雨天出門, 再加上雨天雪場濕黏, 於是就取消了去雪場的最後巡禮, 改由玩牌逛小鎮度過. 晚上坐巴士返回東京台場豪華大飯店. 在靠窗的房間望著港邊的摩天輪, 別有一番滋味.


最後就是自助旅行重頭戲: 東京一日遊! 小時候去過鐵塔和迪士尼的記憶已經模糊, 現在這個年紀要衝的景點也不一樣. 經過再三的規劃與妥協, 這天的旅程相當充實(也走得比滑雪累很多Orz):
  1. 清早六點半就搭早班電車, 前去築地市場有名的大和壽司, 品嚐新鮮的壽司套餐!
    (相片)
  2. 回旅館與大家集合, 前往旅館旁邊的富士電視台, 搜購<交響情人夢>, <七龍珠>等各項紀念品!
    (相片)
  3. 搭乘地鐵至浅草寺, 先吃了現烤鰻魚飯, 再進入小吃大街大啖人形燒!
    (相片) (相片)
  4. 搭乘地鐵至六本木Hills, 進朝日電視台購買<哆啦A夢>等紀念物, 再到 Tokyo City Views 頂樓觀景台, 從白天看到日落的東京鐵塔! (附贈 森美術館 的詭異解剖展覽...)
    (相片) (相片)
  5. 搭乘地鐵至明治神宮前附近的 本格中華拉麵館 吃晚餐, 再逛表參道, 沿途又不小心在 Kitty Land 瞎拼一筆!
    (相片)
  6. 搭乘地鐵至新宿三丁目, 匆匆瞥過有名的大立伊勢丹, 然後到快關門的藥妝店購買 "真正該買的" 藥品.
  7. 再搭地鐵到不遠的東京都庁展望室‎, 欣賞免費的頂樓夜景. 雖然無法看到東京鐵塔, 但裡面的紀念品店(<龍貓>等)又讓我小殺一筆!
    (相片)
  8. 拖著疲憊的身軀, 前往最後一個參觀點: 飯田橋地鐵站 大江戶線 的車站設計.
    (相片)
  9. 最後沿著 百合海鷗號另一端, 經過青海站的摩天輪回到旅館. 已是晚上11點半.
    (相片)
隔天巴士前往機場, 教練發了滑雪能力成績單, 再加上滿滿的紀念品, 結束這趟精采的日本行!


(順帶一提, 我們這幾天的晚餐, 都是豪華的懷石料理, 不用吃飯就可以吃到爽吃到撐 :D)

2/07/2010

Meunier Plays Trio with Toneshine

去日本滑雪板滑了一個星期, 其後不久又是過年假期, 所以音樂會聽得少了.

2010.2.6(六)@演奏廳 童想三重奏團音樂會--有朋自遠方來 (官網)

雖然是小廳的小規模演出, 看到 李昀陽 的大名一定要聽, 現場感覺也是不虛此行.
全場由他在 法國國立巴黎高等音樂學院 的室內樂老師--大提琴家 慕尼葉(Alain Meunier), 和一起修室內樂的同學--小提琴家 應就然, 共同演出四首鋼琴三重奏.

上半場的貝多芬 (Beethoven: piano trio, op.1 no.1) 是我最滿意的作品, 已經很久沒有在台灣聽到這麼正確又愉悅的貝多芬了! 第二首是比較少聽的 拉赫曼尼諾夫單樂章悲歌鋼琴三重奏 (Rachmaninoff: elegiac piano trio in g, op.posth), 開頭微弱的 Phillip Glass 音響風格, 得親臨現場才聽得出味道.

下半場開頭是我喜愛的 舒伯特夜曲(Schubert: nutturno, D897), 可惜鋼琴和小提琴奏得有些急切, 聽起來沒有如美藝三重奏的安寧. 最後的壓軸則是三重奏必練, 但鋼琴部份極難的 孟德爾頌第一號三重奏(Mendelssohn: piano trio no.1, op.49), 但咱們的 "快速寶貝" 李昀陽絲毫不亂陣腳, 反而以比一般演奏還要稍快的速度, 流暢地演繹了這個大結構的名作.


百萬三重奏(海飛茲Heifetz, 皮亞第果斯基Piatigorsky, 魯賓斯坦Rubinstein) 經典詮釋 孟德爾頌第一號鋼琴三重奏 第一樂章.

安可曲是他們前幾天在教會演奏過的蕭士塔高維契. 原本謹慎的大提琴老師這回徹底解放, 刷斷的琴毛隨弓飄舞 :)


Eon三重奏演出 蕭士塔高維契第二號鋼琴三重奏第二樂章 詼諧曲 (Shostakovich: piano trio no.2,op.67,II).

1/24/2010

PennYo a capella; Carmina Burana chamber version



PennYo 朋友重唱團演出 周杰倫 "簡單愛".

2010.1.8(五)19:00@富邦人壽大樓B2國際會議中心 朋友--賓州大學中文無伴奏合唱團 巡迴演奏會

(合唱團演出簡介)

收到富邦的電子DM, 邀了朋友一起去聽這場免費阿卡貝拉音樂會. 我沒看清楚 DM, 以為是美國曲目, 沒想到全部都改編自中文流行歌 ^^

由於有二十個人左右, 除了人聲打擊(VP)和重低音(Bass)以外, 三四個人才分配到一個麥克風, 因此收音上比起高水準的國際團有段差距. 編曲大部分都不錯, 經常融合兩首或以上的曲子, 例如 "愛拼才會贏" 裡居然有 超級瑪莉 的配樂 XD (很多是 葉勇剛 編的.)

獨唱的角色則是以 馬博君 唱 小宇"終於說出口" 最舒服出色.

團長港美混血的林隆恩, 雖然中文說得辛苦, 我們也聽得落落長很辛苦, 但他們精心拍攝的模仿電影橋段的宣傳影片, 每部都很經典, 風采超越聲音的演出呢!



PennYo製作, 笑死人不償命的山寨版 "無間道".

2010.1.17(日)19:30@音樂廳 實驗合唱團 "布蘭詩歌" 音樂會

布蘭詩歌 (Orff: Carmina Burana) 是我最喜歡的20世紀合唱大曲目, 所以國內的演出我盡量不錯過. 可惜這次室內樂的編制缺乏震撼力, 雙鋼琴的聲響, 在空蕩蕩的大廳, 往往被人聲和打擊蓋過. 不過這次請的德國男中音 米德勒 (Christian Miedl) 唱得很有表情, 音色音量咬字也遊刃有餘. 實驗自己的假聲男高音和女高音獨唱也唱得很優美.

音樂會結束以後, 指揮居然循上一場 彌賽亞 的慣例, 要大家一起唱 (sing-along), 但耳熟能詳的 "啊,命運" (no.1&no.25, "O Fortuna"), 唱起來可是難到爆, 怎麼可能有人會連詞唱完 :P 於是她挑了有童聲和成人合唱的 "快樂的時光" (no.22, "Tempus es lucundum"). 我看著節目單唱了兩遍, 挺新鮮的 :)

1/23/2010

"Entrance" by Diabolo Dance Theatre




2010.1.16(六)19:30@城市舞台 舞鈴劇場 奇幻旅程

朋友 小魚兒 推薦下看了這場表演. 360的票價, 給我的驚嘆卻直逼高價的太陽馬戲團, 可說是國人高水準的精緻演出!

整體概念明顯的是從太陽馬戲團來的, 從非人類語言的音樂 (低頻過重, 風格不明顯是缺點), 畫外動作的角色 (不夠鮮明), 到吊鋼絲, 橫空而過的古代車... 總之上半場難免跟太陽馬戲團, 我覺得沒有到精采.

但是下半場就很震撼了! 漆黑的舞台中, 發光的扯鈴們沿著看不見的繩子, 左右飄移跳動; 再來, 從觀眾席後方拋射出來的扯鈴, 穩穩地被台上看不見的操作手接住, 更引起觀眾陣陣驚呼! 而後段的三人急速翻動發光的扯鈴, 速度之快竟使眼睛產生殘影. 凡此種種, 都是此劇獨有, 爽快程度絕非太陽馬戲團於光天化日之下, 短短十分鐘的演出 (肢體難度高) 可以比擬!

(網友感想)

P.S. 這齣劇碼要加演囉! 個人認為以如此高水準的驚嘆演出, 票價真的不貴 (個人認為就算貴一倍都值得), 還沒看過的人一定要把握這次機會! :)

1/02/2010

Concerts in Holiday Weeks 2009/2010

12月的音樂會太多, 上一篇寫不下 ^^;

2009.12.20(日)19:30@音樂廳 國立實驗合唱團《曠世神劇-韓德爾彌賽亞》

近年來養成幾個冬天的習慣, 第一就是聽 "彌賽亞", 不聽就覺得沒有過到聖誕節. (其他幾個如滑雪跟泡湯等等, 都沒有這個習慣重要.)

節目的安排是只有一個20分鐘的中場休息. 加上安可的 哈里路亞 sing-along, 整場居然只有170分鐘, 也就是跟雙CD 140 分鐘版一樣長, 但還得加上走位跟進出場! (網友說是學霍格伍德版). 這頭痛的快速度, 造成每一首都像趕下班, 也沒辦法讓獨唱有太多的花腔與喘息. 倒是人數很少的合唱團, 要在這麼快的速度下唱一堆runs, 還能維持不錯的音色, 算是蠻不錯的.

而這次的樂團真的很糟. 例如, 有一首女高音吞個口水慢了, 大鍵琴馬上跟到, 但樂團的第一小提琴群卻慌了, 兩手一攤, 一直到最後都跟不到. 小號很大牌地來來去去, 但獨奏那首又偏偏吹不好.

獨唱方面, 我特別欣賞男低音徐凡富感情的詮釋 (連結那首常由女中音唱, 這次也是他唱). 男高音太弱, 女中音太抖, 女高音唯美卻太自閉, 加上這次的快速度, 讓他們沒什麼發揮的空間.


霍格伍德(Hogwood)指揮牛津救世主大教堂合唱團、古樂學會樂團演出韓德爾"彌賽亞"家喻戶曉的 哈利路亞大合唱 (Händel: Messiah,HWV56-- part II,44:Halleluja & part III,45:I know that my Redeemer liveth).



最後的哈利路亞全場合唱, 我自high得很爽, 嘻嘻.

2009.12.21(一)19:30@音樂廳 紐約林肯中心室內樂協會音樂會

當它出現在8折票預售區時, 我沒有注意到; 直到一次聚會, 友人告訴我這場音樂會的陣容, 才驚為天人地買票 (以如此大牌的價格, 實在有夠便宜).

開場曲目是舒伯特的小提琴二重奏 (Schubert: duo,D574), 四個樂章. 可惜小提琴手 卡瓦費恩 (Ani Kavafian) 的風格太過豪放, 把這首四平八穩的優雅曲目, 拉成了狂想曲, 音色和音準也都不好.

第二首 蕭士塔可維奇的鋼琴三重奏 (Shostakovich: piano trio,op.67) 就很精采了! 一開始大提琴 芬科 (David Finckel, 艾默森四重奏成員) 如鬼魅般的極高把位, 其遊刃有餘絕對是CD感受不到的. 小提琴 賽哲 (Philip Setzer, 艾默森四重奏成員) 和 鋼琴 吳菡 (Han Wu, 與大提琴夫婿並為林肯中心室內樂協會藝術總監), 甚至幫忙翻譜的女兒, 都展現了很高的默契和自得其樂, 使得這部作品成為全場最佳詮釋. 當第四樂章最後哀傷的弱音結束時, 我還沉溺於病態美中無法自拔.



格林威治三重奏(Greenwich Trio)演奏 蕭士塔可維奇 第二號鋼琴三重奏(op.67) 第四樂章, 猶太族音樂旋律反映了他在大環境下的精神苦痛.



下半場, 傳奇鋼琴家佛萊雪 (Leon Fleisher) 終於出場了, 與第一小提琴 史坦哈特 (Arnold Steinhardt, 瓜奈里四重奏第一小提琴), 第二小提琴 賽哲, 中提琴 卡瓦費恩 (她在這首表現好多了) 和大提琴 芬科, 合奏 布拉姆斯龐大的鋼琴五重奏 (Brahms: piano quintet,op.34). 我並不是特別喜歡這首曲子, 但佛萊雪行雲流水的貫串全曲, 還是很吸引我的耳朵.

這麼多大牌音樂家, 要怎麼出安可曲呢? 結果自然是由高齡八十的佛萊雪帶來安可曲. 這首由巴哈狩獵清唱劇 "我的娛樂就是奮勇打獵" (Bach: "Was mir behagt, ist nur die muntre Jagd",BWV208)中, 最有名的 "善牧羊群" 改編的鋼琴獨奏, 右手的按鍵比左手複雜很多, 也許是他在治療右手的肌張力不全症時常彈的曲子? 而這首同樣充滿著聖誕味的曲子, 也為本場音樂會畫下圓滿的句點.

(網友評論)

佛萊雪 (Fleisher) 演奏由佩特里(Egon Petri)改編巴哈的"善牧羊群".


2009.12.26(六)19:30@音樂廳 兩廳院聖誕音樂會--楊呈偉的聖誕百老匯

Welly Yang 好幾次了, 這次是列在 "可聽可不聽" 的候選中. 兩廳院這次的聖誕企劃, 格局明顯太小, 請的樂手都不是自己人, 甚至有敦化國小音樂班的小朋友來合唱. 還是楊呈偉用心, 雖然老婆懷孕無法來台, 還是找來唱 "The Producer" 竄紅的女星 卡荻.修芙曼 (Cady Huffman) 來助陣.

這次楊呈偉很努力的用台語主持串場, 不過畢竟不是在台灣出生, 連國語都有ABC腔了, 何況是台語呢? XD 但他的用心和好歌聲卻是整場不變.


楊呈偉 (Welly Yang) 用英,中,台語三聲帶詮釋 "Latte Girl" (改自 "Taylor, The Latte Boy") (蔡柏 最近也有唱).



Cady 演唱 她在 "製作人" (The Producer) 的瑞典高壯波霸角色 烏拉 (Ulla) 甄選曲 "When You Got It, Flaunt It".

以 "聖誕音樂會" 的角度, 這次的聖誕氣氛不夠濃, 僅有 "Do You Hear What I Hear", "O Holy Night" 和 "Joy To The World" 三首聖誕歌. 帶來的百老匯和其他歌曲, 有的好聽 (如 "Time to Say Goodbye"原曲"Con Te Partiro", 及"She" from "Notting Hill"), 但有的很黃很暴力 (如 "Sue Me" from "Guys and Dolls", 和高16度的童聲版 小美人魚"Under The Sea").

更奇怪的是, "母親的名叫台灣" 變成下半場的開場, 安可, 連Cady都唱了 "逮灣". 這首曲子很好聽, 很催淚, 但是在這個場合實在格格不入. 不知是不是因為要獻給 Welly 的民進黨籍母親?

2009.12.31(四)20:00@台北國際會議中心(TICC) 陳昇2010跨年演唱


上次 "三小男人" 演唱會的成功, 讓吳姐下定決心要買跨年. 這次客氣一點, "只" 買了1800元的票, 不過以 TICC 的座位來說, 舞臺看上去不會太小, 這比小巨蛋便宜票要好很多. 但是攝影和螢幕顯示的多樣性和同步性, 大遜於小巨蛋.

PTT 有神人把所有曲目都列出來了, 在這裡引用之:

作者: aaaaasexyman 看板: Bobby
2010年1:16結束

1.台北發的尾班車
2.向前走
3.一樣的月光
4.一百萬
5.我喜歡私奔和我自己(還清唱了一段)
6.最後一次溫柔
7.把悲傷留給自己
8.台北今夜冷清清(阿VON)-然後陳昇換上台客裝加飛機頭
9.原諒之歌
10.多情兄
11.淒美燈塔(還用歌劇唱腔唱了一段)
12.跑路英雄
13.日出
14.鹿港小鎮(阿VON)
15.不再讓你孤單-換上上班族裝扮
16.鴉片玫瑰
17.恨情歌
18.六月
19.擁擠的樂園
20.發條兔子
21.一場遊戲一場夢(阿VON)
22.塔裡的男孩
23.如風的少年
24.子夜二時你做什麼
25.二十歲的眼淚
26.朋友(左小
咒登場,接著連續幾首驚人的歌)
27.牡丹亭外-換上古裝
28.老嬉皮
29.
關於男人
30.北京一夜
31.愛與死
32.台北的天空(阿VON)
33.歡聚歌-換上小叮噹服
34.鼓聲若響-00:36開始倒數
35.向前走(沒錯,唱了第二次)
36.SUMMER
37.車輪埔
38.然而
39.風箏(安可曲)
40.狗臉的歲月(安可曲)
雖然新寶島康樂隊的 阿Von 音域比較高, 把陳昇唱不上去的地方都掩飾掉了, 但是他唱別人的老歌, 忘詞實在太過嚴重. 並且, 論掌握現場氣氛和唱腔感覺, 陳昇還是大勝. 整場裡我最喜歡 "一百萬","恨情歌", "愛與死"和 "風箏", 其次是 "鴉片玫瑰", "擁擠的樂園", "發條兔子", "塔裡的男孩", 和 "關於男人".

(網友心得)

表定特別來賓 左小祖咒 來自匪區, 歌喉清亮卻愛唱低音orz 歌詞經常鬼打牆, 不過樂團很好. 覺得不錯的曲子有 "我不能悲傷的坐在你身旁" 和 "阿絲瑪".


左小祖咒 與 陳珊妮 合唱 "當我離開你的時候".
Powered By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