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4/2009

挖出老爸的老鏡頭

非凡新聞專訪 iMath!


未使用廣角鏡
使用廣角鏡


未使用望遠鏡頭

使用2X望遠鏡頭


Posted by Picasa

2/08/2009

Yi-Chen Lee Piano Recital: Gaspard de la nuit

牛年的第一場音樂會給了這個票價超便宜, 100元就能坐演奏廳好位置的音樂會. (節目單也免費, 那到底李宜珍有啥賺頭啊?@@)

和合唱團友人聚會到晚上, 到達演奏廳已經8點, 錯過了第一首 吳丁連 的早期創作 "前奏曲集" (1973). 幸運地, 我到達的時候恰好是曲目間, 得以順利進場就座.

上半場另一首曲目是李斯特的 "但丁讀後感" 奏鳴曲, 顯然彈錯了很多音, 她自己都有很明顯的囧表情...

連結: 布蘭德爾 (Brendel) 演奏李斯特: "但丁讀後感" (Liszt: Aprés une lecture du Dante, fantasia quasi sonata) 第一部份

下半場開始是兩首國人作曲家曲目, 他們也都在場. 第一首 蘇凡凌:形影相生, 主要是兩手手指依附在鄰近的黑白鍵上演奏, 視覺效果不錯, 但我覺得不怎麼好聽... 第二首 宋婉華:清夜吟, 以音樂描寫宋朝邵雍的同名詩, 比前一首好聽, 但描寫風月清淡的印象沒什麼記憶點.

最後終於等到我聽這場的原因了: 拉威爾的加斯巴之夜! 此曲的寫作靈感是來自法國印象派詩人白朗特 (Betrand) 的詩集 "加斯巴之夜幻想集" (Les Fantasis de Gaspard de la Nuit: a Lamaiere de Rembrandt et de callot), 分為三個獨立的小曲, 以不同的技巧及氣氛營造出各自的故事背景.

1. 印象派色彩濃厚的 "水妖" (Ondine), 敘述水妖(水精靈)與年輕詩人的邂逅, 在她不斷哀求下, 詩人仍斷然拒絕了同往水底的邀約, 憤怒的水妖於是激起了大片波濤. 原詩如下:

"歌聲朗朗如絮, 水妖向我乞求:
把我的指環戴在你的手指上, 快來做我的新郎, 一起登訪水中宮殿, 你將是湖底的國王.
當我回答: 吾身只能與人間女郎相戀.
激起了水妖的怨恨, 眼淚汪汪的真可憐.
當她瘋狂大笑, 立即化作時雨, 消逝在白煙裡."

2. 陰沉悲愴的 "絞刑台" (Le Gibet), 從開頭就以微弱的頑固降B音貫串全曲, 彷彿喪鐘般持續不斷; 主題則哀怨得像鬼魂一般, 夾雜在持續音中來回穿梭, 使整曲一直保持著黑暗而絕望的色彩. 原詩如下:

"在地平線上, 鐘聲從鎮郊山岩傳來, 當黃昏夕陽西下, 照出赤裸裸的被絞刑犯人的骨骸."


米開蘭傑利(Michelangeli)演奏拉威爾:加斯巴之夜"絞刑台"

3. 神出鬼沒的小丑怪 "史卡波" (Scarbo), 拉威爾要求的鋼琴表情, 為一瞬間無聲無息地一閃即逝. 原詩如下:

"喔! 我常常在午夜裡聽見史卡波, 看見史卡波.
那時明月當空, 有如灑滿金色蜂蜜的藍棋子上的一面銀盾.
我常聽見他竊竊的笑語, 在我的床邊迴響, 他在我床上的絲帳, 搔弄著他的指甲!
我常看到他從天而降, 單腳立地旋轉, 滿地亂滾, 好像女巫失守掉落的紡鐘.
這侏儒在我與月亮之間, 越升越高, 有如哥德式大教堂的鐘樓, 有如帽尖上搖顫的金色小鈴.
然後他的身體轉藍, 像燭火的蠟一般透明, 他的臉孔變白, 像即將燃盡的蠟燭,
一轉瞬間--他熄滅了!"


波哥雷利奇(Pogorelich)演奏拉威爾:加斯巴之夜"史卡波"

雖然李宜珍沒有像這幾段影片的鋼琴家詮釋的出神入化, 但整段現場演出仍讓我掉滿雞皮疙瘩! "絞刑台"不愧是史上最悲慘的鋼琴曲, "史卡波"的性格也被她的音色和肢體詮釋得唯妙唯肖. 現場聽了這首曲子, 即使沒有安可, 即使對其他曲子沒啥印象, 也算是值得了!
Powered By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