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1/2010

Concerts In March 2010

經過前兩個月的沉寂, 三月參與了多場音樂會, 每場都給我很棒的感受. 也讓我更加確定, 自己是愛現場多於收藏CD和YouTube的! :)

2010.3.1(一)19:30@音樂廳 傅聰 蕭邦鋼琴演奏會

傅聰大師連續訪台, 這次帶來的是他拿手的蕭邦. 聽完之後只能說: 他雖然手指速度不夠快, 但是馬厝卡真是彈到骨子裡了! 夜曲也絲絲入扣. 不愧是中國的鋼琴詩人! (網友評論) (網友資訊)



蕭邦最後一首夜曲 (op.62-2). 與作品第17、59、63號的「馬厝卡舞曲」等同為傅聰本場曲目.

恰如其分的安可曲: 蕭邦"搖籃曲" (Chopin: Berceuse,op.57) (也該讓高齡76的演奏家回家休息吧 :P)

2010.3.6(六)14:00@演奏廳 NSO音樂學苑--舒曼的室內樂重奏樂章

余濟倫老師像上一場一樣, 準備充分, 講解清晰.
(廣告一下: 余老師在九月即將開 "歌劇入門" 的課! 因為是中正社區大學開的課, 一學期僅3000!! 還可使用台北愛樂管絃樂團的教室, 請大家踴躍報名!)

舒曼的室內樂我欣賞的不多, 印象最深的是第一首介紹的幻想小品 (Schumann: Fantasiestücke, op.73, 3rd mov.), 其他就比較沒有印象.

2010.3.6(六)19:30@中山堂 "笛"確好聲音--北市交與史蒂格

音樂會前聽了一些木笛CD, 表現都很普通. 到了中山堂聽了, 才知道木笛的現場原來可以這麼好聽!

上半場: 韓德爾"皇家煙火"組曲 (Händel: Music for the royal fireworks, HWV351), 泰雷曼組曲(Telemann: Suite in a, TWV55:A3); 下半場全是韋瓦第: 木笛協奏曲"夜晚" ("La notte", RV439) 和 "金絲雀" ("Il gardellino", RV428. 這首很像 "陽明春曉" 的感覺), 複協奏曲(RV574).

木笛家爆強的, 又很幽默!! 安可曲再演奏一次 泰雷曼的長笛組曲 中的第二小步舞曲 (Telemann: Suite in a, TWV55:A3, mov. 4, menuet II)

2010.3.18(四)19:30@音樂廳 20X10蕭邦--薩洛鋼琴獨奏會

chingyuan贈送的貴賓席票券. 現場很冷清orz

法國來的年輕薩洛, 彈起琴來優雅清晰, 意思就是還蠻容易睡的. XD 他上半場一氣呵成的蕭邦全部圓舞曲還蠻讚的. 下半場幾首馬厝卡等小曲後, 彈了第一號敘事曲 (Chopin: Ballade no.1,op.23), 而壓軸安排, 竟是出乎意料的巴哈義大利協奏曲! (Bach: Italian concerto, BWV971)



曾任波蘭總理的鋼琴家 帕德瑞夫斯基 (Paderewski) 彈奏蕭邦馬厝卡舞曲(Chopin: Mazurka, op.17-4).

安可曲: 蕭邦第二號夜曲(Chopin: Nocturne, op. 9 no. 2), 以及一首很輕快逗趣的練習曲. 彈練習曲和巴哈的薩洛, 真是個天真可愛的小男孩. (網友感想)

2010.3.19(五)19:30@音樂廳 NSO精選--2010台灣國際藝術節 "鼓動 心動"

週間音樂會, 遲到入場, 幸好有跟到上半場重頭戲 -- 現代作曲家 多爾曼 (Avner Dorman) 的 "時間停頓" 打擊協奏曲. 打擊獨奏家馬汀(Martin Grubinger)簡直是神! 第一首安可是他自己為小鼓獨奏寫的炫技曲, 第二首是感人的 "A Little Prayer" by 聽障打擊樂家 Evelyn Glennie, 連打擊家都當場邊打邊落淚!
下半場則是呂紹嘉指揮馬勒第一號交響曲 (Mahler: Symphony no.1). 雖然就單一樂器, 甚至單一聲部而言, NSO的表現不是挺好, 但在音樂性上面, 就遠遠高出去年底演出的北市交了. 這是第一次, 我可以從NSO的演出, "聽" 到第一樂章嫩綠的草原 (有一段長笛與小提琴和聲極美!), 第二樂章 有模有樣的 "重-輕-重" 農民舞曲, 第三樂章的荒誕動物葬禮遊行, 和第四樂章暴雨與勝利交織的史詩. 應該是指揮的功勞最大吧, 樂團也很配合.

2010.3.20(六)19:30@音樂廳 女高音不設限--北市交與夏高

首先, 要為娜塔莉.夏高的搏命演出打 "10.o" 滿分! XD
在此之前, 我從來不相信世界上有女高音, 可以在舞台上倒立唱詠嘆調的!



娜塔莉.夏高演出本場壓軸: 普契尼"杜蘭朵公主"之"公主徹夜未眠"+紅酒+義大利麵版!


再來, 就是她和樂團除了搞笑以外, 真的也表現了幾首好聽的曲子. 我特別喜歡的有 伯恩斯坦的"康第德"之"燦爛與喜悅" (Bernstein: "Glitter and be Gay", from "Candide"), 和 皮耶左拉的"忘卻"探戈樂 (Piazzolla: Oblivion).

親切的娜塔莉帶來兩首安可曲: 月亮代表我的心, 和 普契尼 "親愛的爸爸" (Puccini: "O mio babbino caro", from his opera "Gianni Schicchi").

2010.3.28(日)19:30@音樂廳 大提琴家奎拉斯與台灣絃樂團--協奏音樂的極致

台絃還是差不多的水準, 尤其是小提琴不整齊. 上半場的 巴哈第三號布蘭登堡協奏曲 (BWV1048), 是我最愛的巴哈曲目之一, 可惜這次演出的音質只能算差強人意. 接下來的孟德爾頌第九號弦樂協奏曲 (Mendelssohn: Symphony for strings no.9 in C) 是台灣不常演出的曲子, 可惜平平的演出加上較長的長度, 我還真的小瞇了一下orz

下半場的 巴爾托克 羅馬尼亞舞曲 (Bartók: Rumanian folk dances), 台絃的表現總算好一點, 把樂曲的律動性做出來了. 但最後的海頓C大調大提琴協奏曲 (Haydn: Cello concerto in C, Hob.7b-1), 才算是本場最棒且值回票價的演出. 奎拉斯 (Queyras) 不僅琴聲優雅準確, 由他帶領樂團後, 更使得全團整齊度大增! 真該把他拉來當駐團音樂家的!

安可曲第一首, 是拜馬友友之賜, 在台灣耳熟能詳的巴哈無伴奏大提琴組曲的前奏曲 (Bach: Cello suite no.1, BWV1007 - Prelude), 奎拉斯的演奏非常有感情.

安可曲第二首則很妙, 是大家一起合奏的, 同樣很少在台灣聽到的 海頓第13號交響曲第二樂章 (Haydn: Symphony no.13, 2nd mov.).
Powered By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