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6/2009

Concerts in December 2009

以前這個時節, 是如雪片飛來的賀卡; 現在這個時代, 網路和簡訊祝福發達, 取而代之的是如雪片的音樂會票券堆在桌上...

2009.12.2(三)19:30@小巨蛋 郎朗.狂想-慈善音樂會

郎朗的誇飾一直是取笑的題材--例如不久前的"古典音樂家之興亡", "Joo-Joo" 模仿過 Lang Lang. 但看到是慈善的名義, 也不管小巨蛋音響多差了, 直接買斜角最接近郎朗的位置, 以視覺為主的第一次接觸.

這裡離公司近, 晚上7點左右就到了. 沒買貴得嚇死人的200元節目單, 索性睡了一會. 而因為入席的動線老問題, 演出晚了10分鐘左右才開始. 開場由郎朗伴奏 "Amazing Grace" (奇異恩典), 來自嘉義山美國小的18名小學生合唱. 我覺得這個開場很有意義, 郎朗也很有風度; 本來羞澀的小學生, 也越唱越放得開 ^^ 尤其是最後女獨唱轉到了 "高山青" 那段.

另兩首上半場曲子為 北市交演出 林姆斯基.高沙可夫:西班牙隨想曲 (Rimsky-Korsakov: Capriccio espagnol,op.34) 及 郎朗鋼琴主奏的 蓋希文:藍色狂想曲(Gershwin: Rhapsody in Blue). 第一首實在不夠活潑, 郎朗在第二首的表現也太隨興, 導致爵士的律動幾乎都不夠精準. 倒是他進出場的表情都很謙和, 一點不似在彈琴時的搖頭晃腦, 讓我對他的印象加了不少分.

下半場先由郎朗演出 蕭邦(Chopin)的大波蘭舞曲op.22, 可以聽出他是很有想法的蕭邦詮釋者.

接著是台北市立國樂團演出鍾耀光的 "萬民祈福", 是高雄世運的電音太子出場前配樂. 這應該是被麥克風擴音害得最慘的一首, 不過既然志不在聽音樂, 也就作罷. 最後一首, 是鍾耀光改編 "黃河"鋼琴協奏曲給北市國,北市交和郎朗, 我覺得改得不錯, 樂團也融合得很好, 氣勢有出來.

也許是鋼琴收音沒有扭曲得那麼嚴重, 安可曲在聽覺上是全場最佳: 蕭邦練習曲0p.25-1練習曲"離別"op.10-3. 尤其最後一首安可的慢板部份, 聽了有值回票價的感覺.

(這裡有完整評論, 心得, 粉絲, 安可曲說明)

2009.12.5(六)14:00@演奏廳 NSO音樂學苑--舒伯特的室內樂章

主講是曾有幾課之緣的余濟倫老師, 他本身拉大提琴, 最後也自己下海 :) 有很詳盡的投影片輔助講解, 並且把舒伯特的藝術歌曲內容翻譯成中文, 整個講座可以感受到他的用心.

上半場: 鋼琴三重奏 (op.99, D898) 第二樂章, "鳟魚"的 原版藝術歌曲("Die Forelle") 和 鋼琴五重奏(D667)第四樂章.
下半場: "死與少女"的 原版藝術歌曲("Der Tod und das Mädchen") 和 絃樂四重奏(D810)第二樂章, 以及我很喜歡的絃樂五重奏(D956)第一樂章.



Tetzlaff,Sepec 小提琴, Rivinius 中提琴, Rivinius,Latzko 大提琴 演出舒伯特絃樂五重奏(Schubert:String Quintet,D956)第四樂章. 最後兩個合奏音最為大膽巧妙,影響了後來的布拉姆斯等作曲家.

2009.12.10(日)2:30@音樂廳 不滅的冰火熱情—北市交與居爾辛.歐內
改了日期又改了指揮,於是先行退票. 據說演得不錯.


2009.12.10(四)19:30@音樂廳 NSO狂飆日耳曼—1881年5-10月幸福旅行中
衝著自己很喜歡的 布拉姆斯第二號鋼琴協奏曲 而來. 寇瓦謝維契(Kovacevich)雖然寶刀老矣, 經常落掉音符, 但聽他的詮釋還是蠻有味的, 可以感覺出一個氣定神閒的完整作品; 反觀樂團雖然有音色很好的獨奏大提琴, 但整體的方向就很凌亂. (2nd,3rd) 寇老給了一首巴哈的薩拉邦舞曲 (Bach: Partita no.4,BWV828 - 5.Sarabande) 做為安可.

下半場的貝多芬第七號交響曲, 比樂興之時好很多, 但以NSO的水準來說還不夠. 個人覺得第三樂章很精采, 但到了第四樂章就過頭到有點粗糙了.
(網友很詳細的心得)

2009.12.11(五)19:30@音樂廳 Taiwan Connection音樂節--胡乃元&TC室內樂團
接在眾所囑目的NSO演出隔天, 還能有接近八成的觀眾, 顯示胡乃元近年來的耕耘有了成果. 這場的整體聆聽感覺是比昨天"舒服", 不論是曲目還是演出. (然而胡伯伯還是設一個指揮吧, 不管是自己指還是乾脆沒指揮都不太好...)

不過顯然觀眾平均比較沒那麼精通古典音樂, 上半場海頓"驚愕"交響曲 (Haydn: Symphony no.94 "Surprise",Hob I:94), 第一樂章結束就有大量鼓掌orz 那這樣怎麼迎接第二樂章呢? :P


海頓"驚愕"交響曲第二樂章,一記鼓響("mit dem Paukenschlag")讓打瞌睡的觀眾醒來.

上半場另一首 莫札特第40號交響曲(Mozart: Symphony no.40,K550), 在沒有指揮的情況下顯得沒有頭緒. 下半場的貝多芬小提琴協奏曲, 由胡乃元操刀, 小提琴獨奏部份還不錯, 只是跟後天的陳慕融比的話, 就沒那麼驚豔. 連續幾場音樂會下來, 這場安可曲是什麼我竟毫無印象... (下次要早點寫啦orz)
(網友感想)

2009.12.13(日)14:30@音樂廳 星光40 Ⅱ:星光燦爛-北市交與陳慕融、黃安妮

同樣是連續音樂會下的犧牲品, 觀眾人數不多. 黃安妮彈的李斯特鋼琴協奏曲 (Liszt: piano concerto no.1,S124), 錯音很多, 不像是國際級的演出; 樂團也沒有亮點. 但下一首由芝加哥交響樂團首席 陳慕融演出的 拉威爾: 吉普賽人 (Ravel: Tzigane), 徹底把我驚醒了: 完美無瑕的炫技, 但又充滿著謙和的氣質, 是胡乃元和夏漢都沒有的實在感! 之後的 聖桑: 前奏與綺想迴旋曲 (Saint-Saëns: Introduction & Rondo Capriccioso, op.28), 跟去年聽 呂思清 的版本比較, 少了一些霸氣, 多的則是難得的樂團合奏默契, 真是過癮! 安可曲的巴哈很樸實, 彷彿又回到他在首席的角色, 平穩溫和.

下半場則是我最能接受的馬勒曲目: 第一號交響曲"巨人" (Mahler: symphony no.1 "Titan"). 北市交做的不算突出, 但算是可以接受的順利. 只是觀眾面對這麼長的曲目, 還是不意外的在樂章中鼓掌了 ^^;


芝加哥交響樂團演奏 馬勒第一號交響曲第二樂章 (Kräftig bewegt, doch nicht zu schnell - 雄壯地, 不太快地前進), 是蘭德勒舞曲 (Ländler).



2009.12.18(五)19:30@音樂廳 天賦異稟 小提琴天王-吉爾.夏漢音樂會

隔了一週, 連續音樂會又來了! 票價還是很貴, 不過節目單佛心來的便宜 (50元). 夏漢上場的第一首曲子就是獨奏 巴哈的第三號無伴奏組曲 (Bach: Partita no.3, BWV1006). 高貴的史特拉第瓦里小提琴 "波麗奈女爵" (the 1699 "Countess Polignac" Stradivarius), 在夏漢冷靜的控制下, 發出令人讚嘆的鑽石光輝琴音!



吉爾.夏漢 演奏 巴哈第三號無伴奏組曲 嘉禾舞曲 (BWV1006-3.Gavotte en rondeau).


接下來是紐約的室內樂團 世宗獨奏家合奏團 (Sejong) 帶來的現代作曲家 高利霍夫 (Golijov), 在1996年為探戈大師皮耶左拉 (Piazzolla) 寫的兩樂章 "最後的輪舞" (Last Round). 別看這團亞洲面孔很多就小看了, 他們演出這個兩個子四重奏對抗 (低音大提琴在中間平衡) 的曲子有模有樣. 接著主辦單位出錯了, 以為是中場休息, 讓在後面調音的樂團和夏漢錯愕不已, 也要求這次休息盡量短.

再來是紀念海頓逝世200週年的G大調小提琴協奏曲 (Haydn: violin concerto,Hob.VIIa-4). 夏漢 和 世宗樂團 各自表現得都不錯, 但夏漢的冷靜完美 和 世宗的熱情奔放 不太融合. 中場休息後的 孟德爾頌八重奏 (Mendelssohn: octet,op.20) 是近期聽過的第三次演奏, 也是最好的一次. 夏漢擔任第一小提琴, 這次跟 世宗樂團 融合得很好了 :D

安可曲很有海頓風格, 據我不負責任猜測, 分別是海頓第一號小提琴協奏曲 (Hob.VIIa-1) 的 第二第三 樂章.
Powered By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