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2009

Discover Chien Nan-Chang; The Red Cello; Mahler's Song Cycles; Trio Was Das

轉眼間又要過年啦! 過年前我聽了4場音樂會+1個數位音樂講座 (因為尾牙的關係, 錯過了第六場), 但實在是一場比一場糟, 導致連寫心得的興致也沒了... 不過精采的部份還是要介紹一下!

2009/01/10(六)19:30 @ 中山堂中正廳: TCO特別企劃2「發現錢南章」

我上次聽國樂是高中的時候了, 當時跟我弟 (二胡高手) 和爸媽一起去聽 閔惠芬 和國樂團的演奏, 而我居然在觀眾席第一排睡著! @@ 可見我跟國樂有多麼八字不合了 orz

這次會再度聽國樂, 完全是衝著全場錢南章的作品來的. 他是台灣音樂 (器樂和聲樂) 教父級的人物之一, 我在台大合唱團和愛樂合唱團都唱過他的作品. 很幸運地, 我又搶到前排的好位子, 得以有機會聽到僅有的三支琵琶發出細微的聲響...

第一首曲子是純擊樂 "擊鼓" (原寫給朱宗慶打擊樂團). 不愧是拿過金曲獎的, 這首曲子不論是創意或音樂性, 都比我多年前聽台北打擊樂團的演出要舒服太多了!

但表演完後進入了漫長的換場, 大約快20分鐘! 實在不解為何如此安排. 不過第二組曲目, 四首原住民藝術歌曲, 真的是美到不行啊! 女高音林惠珍 (著其原住民服裝) 完美地詮釋, 讓我的心情隨著音樂進行時而活潑, 時而低吟. 上半場結束, 她獲得熱烈的掌聲.

下半場是重頭戲, 錢南章特別為本場演奏會寫的 "八家將" 八革胡協奏曲. 革胡的角色相當於交響樂團的大提琴. 這首曲子顯現出錢南章還是走在時代尖端的作曲家: 八個革胡手扮裝鮮豔, 輪流肢體演出; 後面的樂團手不只忙著演奏樂器, 更充當群眾此起彼落地吆喝 (而且音還蠻準的!); 當兩支嗩吶從觀眾席後面邊吹邊走向舞台時, 我都要流淚了, 好一個熱鬧的 "八家將"音樂寫真啊!

音樂方面, 穿插華格納的歌劇旋律讓我會心一笑 (錢南章曾經留德), 而類似 佩爾特(Arvo Pärt) tintinnabuli 的簡單音階也造成不錯的音響效果. 曲子的高潮, 大調音階轉換成中國五聲音階, 更是讓我激動不已. 雖然台北市國還不太習慣加上舞台戲劇效果的演出, 但這首曲子讓我對他們有更多的期待.

再來的台語歌謠, 不論是樂團合奏, 還是伴隨合唱團, 就沒有這麼感人的效果了. 尤其是合唱團居然用了音箱擴音, 跟樂器的聲音完全無法融合 (照理說, 聲音要穿越國樂團應該比管絃樂團容易吧?) 不過合唱團的技巧很強, 最後一首曲子正是我唱過, 惡名昭彰困難的 "丟丟銅仔", 他們也舉重若輕地表演地很順 :) 安可曲是農村酒歌, 我在愛樂也唱過.


高雄室內合唱團演唱錢南章: 丟丟銅仔. 市國當天的演出好很多.

神級的作曲家、好的指揮、盡職的樂團. 總之是我聽的這幾場中, 最棒的音樂會! 可惜沒有太多影音可以放 :(

2009/01/11(日)14:30 @ 國家音樂廳: TSO40–muse經緯線Ⅰ-- 紅色大提琴

這場完全是衝著指揮 (著名男中音費雪-狄斯考之子) 和大提琴家亞歷山大‧貝理. 兩首曲目我都不熟, 前一天開 YouTube 預習一下. 到場以後, 發現節目單竟然是免費的, 所以就算沒聽過曲子, 也至少知道有幾個樂章.


羅斯卓波維契(Rostropovich)大提琴, 演奏普羅高菲夫寫給他的作品:交響協奏曲(Prokofiev: Symphonia Concertante, op.125)片段.

上半場完全是聽大提琴家表演啊! 雖然和指揮一樣, 長得都很喜感 (有可能是遺傳XD), 但拉奏起來真的是天籟! 把普氏炫技的部份表現地完美無缺, 而且琴聲嘹亮清澈, 一點也沒有他外表顯示的蒼老感. 可惜觀眾不知道是悶太久還怎樣, 居然在慢板的第二樂章結尾就鼓掌了. 手上有節目單還這樣, 真不知該怎麼說...(唯一的爛解釋是這小調的樂章以大調結尾.)


羅斯卓波維契演奏巴哈:第三號無伴奏大提琴組曲(BWV 1009)布雷舞曲(Bourrée)

貝理的安可曲也很夠意思, 知道台灣曾為巴哈的無伴奏瘋狂, 就來一首最輕快的 :) 他的演奏風格跟杜普蕾很相似, 動態極大, 感情豐沛, 不似羅氏或是卡薩爾斯般滄桑. 聽了這首安可曲, 勉強可以安慰我搶不到馬友友的票的心情了^^


穆拉汶斯基(Mravinsky)指揮列寧格勒愛樂(聖彼得堡愛樂前身)演奏蕭士塔高維契(Shostakovich)第五號交響曲第四樂章, 開頭是著名的進行曲動機.

下半場是蕭氏最有名的曲子, 但我只熟最後一個樂章. (第十號交響曲是我的最愛, 而蕭氏很多作品只是讓我想拉肚子orz) 第一樂章演出完畢, 單簧管可能簧片爛掉了, 被迫衝進入口換樂器, 指揮轉身過來鞠了個躬 (也讓我仔細看他喜感的五官XD). 台北市交的弦樂真的有夠差的, 連 "sym-phony"--一起發出聲音--都做不到, 弦樂每個音都像波浪一樣擴散, 聽得我耳朵真難過.

更難過的是, 觀眾又在慢板第三樂章結束時鼓掌了...真的很無言耶, 這明明是憂鬱的樂章, 而且如上面 YouTube 所示, 第四樂章開頭是銅管重頭戲, 情緒不應該被掌聲打斷. 害我面對比NSO不會放砲的銅管演出, 還是high不太起來.

下半場演出完沒有安可. 我覺得是好事.

2009/01/13(二)19:30 @ 演奏廳: 徐嘉琪與朋友們系列音樂會

衝著很少在台灣被完整演出的 馬勒聯篇歌曲 來聽的. 首先是車車 (車炎江, 台大合唱團聲樂指導老師之一) 作曲目導聆. 他講了好長一段, 也落了許多中德文專業詞彙, 倒是幫助沒有買節目單的我一個大忙 :) 上半場男低音廖聰文 (又是個長得喜感的光頭XD) 唱得極好. 雖然因為他的音域, 調性降了三度演出, 但他的聲音感情和咬字, 以及徐嘉琪同樣富表情的伴奏, 還是很適當地傳達了這組歌曲的少年情懷.


費雪-狄斯考(Fischer-Dieskau)演唱馬勒旅人之歌第二首"今早我走過田野"(Mahler: Lieder eines fahrenden Gesellen, 2."Ging heut Morgen übers Feld"), 也是第一號交響曲的第一個動機.

下半場就讓我很想罵髒話了. (事實上我邊回家邊罵) 哪有一個多星期前就知道感冒, 卻到中場休息後才出場致歉說無法演唱的道理啊?? 這群音樂家 (包括車車) 的危機處理也欠佳, 讓整場觀眾錯愕地為 "沒有演出" 鼓掌, 更讓我買票的銀子有一半丟到水裡 (事實上還是給他們賺)!

費莉亞(Ferrier)演唱馬勒悼亡兒之歌終曲"這種天氣"(Mahler: Kindertotenlieder, 5."In deissen Wetter"), 結尾轉為象徵昇華的大調.

2009/01/15(四)19:30 @ 致凡演奏廳: Trio Was Das

這場是衝著免費室內樂演出去聽的. 但我原本不知道演出場地是音樂補習班, 演奏者是大學生程度. 上半場貝多芬第13號、27號鋼琴奏鳴曲是個慘劇, 演出者甚至彈錯一整個小節 (然後馬上重彈該小節orz). 貝多芬第三號大提琴奏鳴曲和第一號小提琴奏鳴曲也是不忍卒聞. 反而是最後一首, 由小品樂章組成的尤昂小三重奏(Juon: Trio Miniaturen, op.18b), 三人合作得蠻好的.

Le trio Appassionato演奏尤昂小三重奏第一樂章: 幻想曲(Rêverie)
Le trio Appassionato演奏尤昂小三重奏第二樂章: 幽默曲(Humoresque)
Le trio Appassionato演奏尤昂小三重奏第三樂章: 悲歌(élégie)


B3 Classic Trio演奏尤昂小三重奏第四樂章: 幻想舞曲(Danse fantastique), 小提琴聲部由豎笛演出

安可曲恆春小調(青蚵仔嫂)也不錯. 只能說, 知道自己沒本事, 最好不要輕易嘗試大曲目, 尤其是全台巡迴演出...

對了, 江亦帆老師的每週免費數位音樂講座蠻不錯的唷!

1 comment:

  1. 紅色大提琴那場A-Mao也有去聽,北市交伴奏的很不好,壞了優秀的獨奏;沒品的聽眾更是壞了雅興。><……

    ReplyDelete

Powered By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