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2008

The Black Bearded Bible Man

不能錯過的網友完整評論: 查拉頭查拉; 首演慶功照: 愛樂青年團團長二胡兒.

我在很早之前就買了特價票, 座位是戲劇院四樓最前排. 好處是有欄杆可以休息, 而且指揮和樂團的一舉一動都看得清清楚楚; 缺點則是不容易觀察演出者表情和舞台深處的設計, 而且要是唱將不夠力, 聲音傳不太上來. 所以我在開演前照樣看了一下一樓未賣出的座位 (少得可憐啊, 真是超賣座的! 台語歌劇有搞頭!! ), 但因為當天從公司趕過去時有點晚了, 事實上連節目單都來不及買, 就沒頭沒腦地鑽進本來的座位.

預告花絮



上篇說過, 我最大的感想是「音樂重於劇情」的失衡, 在這裡我就作曲、演奏、演唱、演技、佈景、導演、和編劇, 討論這齣「旗艦歌劇」帶給我平淡卻不失驚喜的體驗.

作曲. 我對 金希文 的交響樂認識不深, 他的作品我只唱過《風中的種子》(給合唱團及大型管絃樂團). 但今天聽了一整場下來, 我深深佩服這位作曲家在器樂上的功力. 開頭的不和諧尖銳音和海浪效果, 顯示這場歌劇編曲將展現金希文擅長 (但觀眾不一定買單) 的二十世紀嚴肅音樂風格. 渡海那景的律動, 則讓我聯想起 揚那切克 (Leoš Janáček) 將捷克語節奏融入音樂的作法, 樂團竟能「唱」出閩南話的「氣口」! 再來幾段, 熱鬧逗趣的學語過程、傳統信仰的衝突爭鬥、牛津學堂的百人合唱、戰火交錯的逃難場景, 有一點華格納歌劇澎湃而連綿不絕的韻味, 配器和旋律卻是非常臺灣味的抒情. 終幕橫笛獨奏結合國樂技巧、和燭光映射下的弦樂斷續呢喃, 又將聽眾帶入了極簡主義. 總之, 單以管弦樂作曲而言, 我非常喜歡這部很有畫面的作品.

演奏. 簡文彬帶領 NSO 很賣力, 但畢竟這是個整年檔期滿滿的未成熟樂團, 出差錯的地方實在不少. 譬如一開始的不和諧音, 居然讓「不和諧=難聽」的誤解成真了@@ 管樂和弦樂也經常分家, 好些木管和銅管聲部在高潮時不夠強勢, 最後的弦樂斷續也缺乏餘韻. 好在整體而言非常穩定, 配合台上演出者的部份都很稱職.

演唱. 主角「黑鬚偕」由美國男中音 Thomas Meglioranza 飾演, 絕對是這齣歌劇的最大焦點! 他清楚的英語和閩南語咬字、不賣弄但深情款款的唱腔、以及注重細節的精準表演, 讓本來該「教」他閩南話的配角們盡皆失色! 勉強來說, 飾演吳益裕的男低音廖聰文, 聲音穿透力和閩語咬字差可比擬; 戲份較少的「吳老爹」男中音陳榮貴也很不錯, 但寫給女生和其它配角的詠嘆調就太 義大利 了. 無論是美聲高音盤旋處, 或合唱團壯大聲勢時, 我都很難分辨他們到底在唱哪種語言. (字幕機一度當掉時, 真的是一頭霧水).

以下這首搶先聽, 是我全劇中最有感觸的抒情曲, 引自同是前愛樂合唱團員/行政的海豚飛:

馬偕:我最後安息的所在曲/金希文,詞/邱瑗、施如芳

我全心所疼惜的台灣啊 我的青春攏總獻給你
我一生的歡喜攏於此 我一生的歡喜攏於此
我心未可割離的台灣啊 我的人生攏總獻給你 我一生的快樂攏於此

我在雲霧中看見山嶺 從雲中隙孔觀望全地 觀望全地
波藍大海 遙遠的對岸 我意愛於此 眺望無息 我意愛於此 眺望無息
我全心所疼惜的、疼惜的台灣啊 我的人生攏總獻給你 我一世的快樂攏於此

我在雲霧中看見山嶺 從雲中孔隙觀望全地 觀望全地 波藍大海 遙遠的對岸
我意愛於此 眺望無息 無息 我意愛於此 眺望無息 我意愛於此
盼望在那人生的煞尾站 在大湧拍岸的響聲中 在竹林搖動的蔭影裡 找到最後的住家


演技. 除了音樂, 這齣歌劇找來了九位舞者, 我覺得他們的出現, 每每讓空蕩蕩的舞台迸發出無限活力! 初登場的牧童橋段, 由馬偕跟這群舞者挑大樑, 讓我從第一幕長達四十五分鐘的不知所云中突然醒來! 自然的對話、俐落的舞姿、走位動作和樂團絲絲入扣, 讓我對這群年輕舞者肅然起敬! 之後的神明出巡團更是演得維妙維肖, 摔椅子折十字架毫不遲疑 :P 但這也突顯了可憐的獨唱組和合唱團演技欠佳, 聚光燈不在自己身上時總是演得很彆扭; 走位唱歌時, 拍點也幾乎沒有同時進來過, 還好和聲都沒掉, 否則真的沒啥可誇了.

佈景. 大量結合多媒體的場景, 多少彌補了這次地面化、缺乏高度的舞台設計. 尤其, 投射在半透明簾的影像包圍著表演者, 讓觀眾有許多的想像和解讀空間. 我愛山景和日出的部份, 但對海水部份則難以茍同: 台灣海峽千變萬化的海象, 不該只用兩三段小小波浪和淙淙水流交待. 順便誇讚燈光、服裝、和彩妝師, 他們讓每位角色都很有特色, 每個 (無多媒體) 場景都很有氣氛.

導演. 可能是遷就音樂和劇本, 這次的演出長度和對話都太鬆散了. 但大家進出場和走位都很整齊, 各幕的意象傳達得很順利, 也沒有出現特別突兀或不合時代感的地方.

編劇. 是全劇最大的敗筆. 倒敘法已經被大家用爛了, 居然還為此寫了一個冗長的第一幕第一景, 而且歌詞進了義大利美聲唱腔後, 就很難分辨唱的是哪一國話, 寫得再優美也枉然. (何況重複的句子和空泛的教條一堆; 我倒是注意到「愛」這個字經常念作「疼」, 可能跟當時語言有關?) 至於全劇的故事性呢? 追敘和渡海的部份, 我認為可以在25分鐘內搞定; 馬偕學語的趣事佔15分鐘, 看病的台民糾葛演30分鐘也就夠了; 牛津學堂的鐘聲 一景最糟, 我真的搞不清楚是在演蓋學校招生, 還是在演沒啥新詞的愛情纏綿, 很希望多講一些前者, 至少20分鐘. 中法戰爭的矛盾本來也可以發揮個30分鐘, 但顯然這場仗寫得還沒有第一次鄉民砸教堂有氣勢, 所以同樣的半小時令人昏昏欲睡. 最後一幕延續著第一幕第一景, 繼續挑戰觀眾的耐性極限; 既然講得都差不多, 我寧可刪掉第一景, 換得這30分鐘集合土地愛、家庭愛、基督愛的感人結局.

這樣全劇可以在 150 分鐘講完, 沒有遺漏原劇的元素, 而不會像這次 180+ 分鐘的類似台詞洗腦儀式.

事後查了維基百科, 發覺金希文安排的管弦合唱高潮: 牛津學堂「打醒」, 其實是在講這段感人肺腑的故事:

1900年馬偕最後一次巡視宜蘭的教會,回到淡水後因為罹患喉癌導至聲音沙啞,連牛津學堂開學,他都無法教課,後來喉嚨潰爛,吞下去的食物都從喉嚨的洞流出來,他自知上帝召喚的時刻到了,就趁家人和輪流看護的學生不注意,突然跑到學堂大聲敲鐘,把學生召集起來,吃力的上完最後一堂課

現場卻是安排多媒體投影真理大學生, 穿插突然湧出的合唱團敲唱「打醒」, 等到十五分鐘的中場休息後, 下一幕馬偕才躺在床上開始上課, 短短幾句的內容也根本不像講課@@. 原本如此動人的故事, 竟被編得平淡淺薄、交待不清, 讓人真的很火! 好在, 這次只花不到五百元, 也沒有挖空心思搶好位, 節目單又便宜, 算是看過的歌劇裡面很划算的了^^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Powered By Blogger